首页 > 考研资讯> 国学经典“四书”之一《大学》全文及译文

国学经典“四书”之一《大学》全文及译文

作者: 头条共创 2024-07-04 10:15:46 考研资讯 0次

大学之道在于厚德、亲民、精益求精。知道有静可以定,定可以定,定可以定,定可以忧,忧可以得。事物有开始和结束,事物也有结束和开始。如果你知道事情的顺序,你就能走捷径。

【翻译】大学的目的是弘扬正直的道德品格,使人弃旧求新,使人达到最完美的境界。只有知道自己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有坚定的志向;有了坚定的志向,才能沉着冷静,不急躁。心平气和,不急躁,才能心安。心静了,才能缜密思考;心静了,才能缜密思考。只有认真思考,才能有所收获。万物有根有枝,万物有始有终。明白了这个基本道理,你就会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

国学经典“四书”之一《大学》全文及译文

古之欲显德于世者,先治其国。欲治国,必先治国。欲改善家庭,先修身。欲修身,必先正心。欲正其心,必先诚心。如果你想真诚地表达你的意思,你必须首先了解真相;认识事物在于考察事物。观物而知,知其意,则诚,心诚,则心正,心正,则修身,修身。则家治,家治则国治,国治则天下太平。

【译文】古之欲立天下者,必先治国;欲立天下者,必先治国;欲立天下者,必先治国。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庭;要想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和家庭,首先要修好自己的品格;欲修身,必先端正心;欲修身,必先端正心。欲正其心,必先诚其意;欲正其心,必先其心诚。要想使自己的思想真诚,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真诚。自己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方法是理解和研究一切。通过对万物的认识,经过研究可以得到知识;有了知识,思想才能真诚;有了知识,思想才能真诚。心诚则心正;心诚则心正。心正了之后,品格才能修养;心正了之后,品格才能修养。品格修养了,就能经营好家庭和家庭;家庭和家庭都能经营得很好。有了家,才能治理好国家;有了家,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好国家才能天下太平。

上至帝王,下至百姓,一切皆以修身为本。如果本来是乱的,结果被治理了,那就错了。厚的就是薄的,薄的就是厚的,不是这样的!

【译文】上至国家君王,下至百姓,无不以修身养性为根本。如果这个根基被扰乱了,就不可能治理好家、家、国、天下。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也不可能把事情做好!

《康诰》曰:“留明德。” 《太甲》曰:“蛊为天命清。” 《帝典》曰:“守明德。”一切都是不言而喻的。

唐智《盘铭》说:“天天都是新的,天天都是新的,天天都是新的。” 《康诰》 他说:“做一个新人。”

《诗》曰:“周虽旧国,其命已新。”因此,君子会竭尽全力。

【译】《康诰》曰:“能弘扬光明品德。” 《太甲》说:“永远不要忘记上帝赋予的光明本质。” 《尧典》说:“能够弘扬高尚的品德。”这些都在说,我们自己一定要弘扬正气。

浴缸上刻有商汤王的座右铭:“一日能自新,日日自新,直至永远。” 《康诰》说:“鼓励人们弃旧求新。”

《诗经》说:“周朝虽是古国,却赋有天命,自新不息。”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处处追求完美。

《诗》 其曰:“国虽千里之外,其民止矣”。《诗》 上面写着:“凶猛的黄鸟停在山角。”孔子说:“止则知止,可以如人而不如鸟”。嗯?

《诗》云:“穆文王,止步绩溪!”为王止于仁;为王止于仁;为臣,止于尊重;为子,止于孝;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仁慈;与全国人民交朋友,止于信。

【译】《诗经》 说:“首都及其周边地区,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 《诗经》 他又说:“黄鸟叫‘痷夷’,栖于山角。”孔子说:“黄鸟也知道它应该栖息在哪里。人怎能不如鸟呢?”

《诗经》曰:“文王品德高尚,光明正大,做事一向郑重谨慎。”君王必须仁义;大臣必须恭敬;孩子必须孝顺;父亲必须孝顺。与人相处时,一定要和蔼可亲;与人交往时,一定要守信。

《诗》云:“看齐敖,有竹有依依。当你有君子时,就像互相争斗,就像打磨。你傲慢,你吵闹。当你有君子时,就像相互争斗,就像打磨。不许吵闹!” “如是相议”是道家思想。凡是“如耕如磨”的,就是修身养性。那些“安详羞涩”的人,也是循礼。 “骄傲喧哗”的人,也是一个威风凛凛的人。 “有君子之道,切不可喧哗。”道若盛德,则民不忘。

【译文】《诗经》曰:“看岐水曲岸,翠竹茂盛。有君子学问如制骨器,不断切磋;修身如琢玉,琢磨琢磨。”一次又一次的庄重而开朗,一副威严的绅士模样,真是令人难忘!”这里的“如做骨器,不断学习”是指学习的态度;这里所说的“如抛光”。 “美玉,琢磨”是指修身精神;说他“庄重、开朗”,就是说他内心谨慎、戒备。说他“相貌堂堂”,就是说他很庄重;说他是一位如此温柔、温柔的人君子,你真是令人难忘!”意思是因为他的品德非常高尚,已经达到了最完美的境界,所以让人难以忘怀。

《诗》云:“说到戏,前王永远不会忘记。”君子有德而爱亲;有德则爱亲;有德则爱亲;有德则爱亲。小人喜亲而利亲,至终不忘。

【翻译】《诗经》说:“唉,历代王者真是令人难忘啊!”这是因为君王贵族能够效仿历代君王的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亲人,老百姓也会从中受益。享受舒适并获得好处。因此,历代君王虽然已经去世,但人们却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 孔子说:“我还是一个听官司的人,一定不会有官司的!”心狠手辣的人,不能用自己的言语,而惧怕民意。这就叫知根知底。所谓知识,在于对事物的考察。如果我想知道某件事,我只能知道这些事情,但无法理解它们。人心无不无知,世间一切无理。然其理不竭,故其学无止境。故《大学》教之始,必为学者之始,即世间万物,皆以自己已知之理而充实,从而追求至极。至于长期用力,一旦突然渗透,万物的表面和内部都会变得微妙和粗糙,而我心的整体运用就会清晰。这称为事物的结构,这称为知识的完善。

【译文】孔子说:“我打官司的时候,和大家一样,目的是为了防止官司再次发生。”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用辞藻,以大德说服人,这就叫明白根本。原因。所谓获得知识的途径是了解和研究万物,意思是说,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人的心灵有理解的能力,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总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只是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完全理解。因此,知识似乎非常有限。因此,《大学》教导学生从一开始就接触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利用已有的知识进一步探索,彻底了解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期的学习,有一天你会突然明白。到时候,一切的里里外外都会了然于胸,你内心所有的认知能力都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不再有任何的阻碍。这意味着一切都已被认识和研究,这意味着知识已达到顶峰。

所谓真心实意的人,不应该欺骗自己。如同厌恶恶臭,如同喜爱淫欲,这称为自我贬低。所以,君子必须谨言慎行!

小人闲着不好,无所不在。当他看到君子时,他就感到厌恶。他掩盖自己的坏事并加以利用。如果一个人看到自己的肺和肝虚弱,对人有什么好处呢?这就是说,诚在中,貌在外,所以君子必须慎重自己的独立。

曾子曰:“十眼所见,十手所指,何等严酷!”富裕的房子,贤惠的身体,宽广的胸怀,肥胖的身体。因此,君子必须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译文】让自己的想法真诚,就是不欺骗自己。就像你讨厌酸败的味道,就像你爱美丽的女人一样,只有这样你才能安心。所以,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独处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品德低下的人,私下里无恶不作。他们见到品德高尚的人,就躲起来,掩盖自己做过的坏事,吹嘘自己。殊不知,别人可以像看自己的心、肺、肝一样清楚地看到它们。这样做有什么用呢?这就是所谓的内在真理,必然会反映在外表上。所以,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独处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不可怕吗?”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格可以陶冶身心,使心胸宽广,身体舒适健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思想必须真诚。

所谓修身,就是端正心态。身若生气,则不能正;身若生气,则不能正。如果恐惧,就无法纠正;如果恐惧,就无法纠正;如果恐惧,就无法纠正。若有欢喜快乐,则无法纠正;若有快乐,则无法纠正。忧则不能改。心不在焉,视而不见,闻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这就是说,修身就是端正自己的思想。

【译文】之所以说修身必先正其心,是因为心中有嗔恚就不能正自己,心中有恐惧就不能正自己,心中有恐惧就不能正自己。心里有喜好就纠正自己,心里有忧虑就无法纠正自己。正确的。不正当的心,就像心不在自己一样:虽见,却如不见;虽见,却如不见;虽在听,却如未闻;虽然在吃,却好像一点味道都没有。所以,要修好自己的心性,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

所谓“齐家修身”,就是说人们应该远离自己所爱的人;他们应该避开那些鄙视和憎恨他们的人;他们应该避开那些敬畏和敬畏的人;应避开悲伤而恭敬的人;并且应该避免那些懒惰的人。皮炎。故善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世间罕见!故有俗话说:“子不知其恶,苗不知其强”。这就是说,身体不修养,家庭就无法安定。

【翻译】之所以说管好家庭、管好家庭,先修身,是因为人会对自己所爱的人有偏爱;他们会对自己讨厌的人抱有偏见;他们会对自己尊敬的人抱有偏见;他们会对那些他们同情的人有偏见。他们会偏爱那些他们所鄙视的人。所以,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够喜欢一个人却又看到那个人的缺点,讨厌一个人却又看到那个人的优点。因此,有句谚语说:“没有人知道他的孩子的缺点,没有人满意他的庄稼的生长”。这就是为什么不修行就不能经营好家庭的原因。

俗话说,治国必先齐家。如果他的家人不能教,而他可以教别人,那就没有了。故君子不出家,而在乡下传教。孝,就是侍奉君王;年轻就是侍奉皇帝;年轻就是侍奉皇帝;年轻就是侍奉皇帝。善良就是为他人服务。

《康诰》 他说:“这就像保护一个无辜的孩子。”如果你真心寻求,即使得不到,也并不遥远。没有人不知道如何抚养儿子然后结婚。

【译文】之所以说治国必先管好自己的家、宗族,因为不能管好自己的家,也不能管好别人。因此,有文化的人在家里接受治国教育:孝敬父母可以用来侍奉君主,尊重兄弟可以用来侍奉官员,爱子可以用来统治人民。

《康浩》说:“就像照顾婴儿一样。”如果你真诚地追求,即使达不到目标,也不会离你太远。要知道,没有人在结婚之前就学会了如何抚养孩子!

家有仁,则国家兴;家有仁,则国家兴;家退则国兴;家退则国兴;家退则国兴。一个人贪婪暴力,国家就会混乱。这就是机会。这就是说,一言一物,可以定国家。尧、舜以仁而领导天下,百姓从之。桀、纣以暴行天下,百姓随之而行。他的命令与他的意愿相反,但人民却不服从。故君子有己则求人;君子有己则求人;君子有己则求人。若无我,则不求他人。没有一个人不能原谅自己隐藏在身体里的东西,但却可以向别人描述它。所以治理国家在齐家。

【译文】家有仁,则国家有仁;家有仁,则国家有仁;家有仁,则国家有仁。家有礼,国就有礼;家有礼,国就有礼。一人贪暴,则国家有祸。联系如此紧密,这就叫:一言可祸,一人可安定国家。尧、舜以仁治天下,民从仁;桀、纣以暴治天下,民以暴行。如果统治者的命令与他的实际做法相违背,人民就不会服从。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先做自己。然后要求别人去做;先自己不做,再要求别人不做。如果不采取这种对他人的宽恕,就不可能要求别人做你想做的事。所以,要想治理国家,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诗》 云:“桃幼时叶清,子归则利家”。他为家人做好事,然后才能教化国家的人民。

《诗》云:“兄弟就应该像兄弟一样。”兄弟要像兄弟一样,才能教导国家的人民。

《诗》云:“仪式并不算太特殊,就是四大王国。”这是父子兄弟的脚法,然后是民法。这就叫治国齐家。

【译】《诗经》曰:“桃花味美,叶茂盛,此女出嫁,全家和睦。”只有全家和睦,国家的人民才能和睦。

《诗经》说:兄弟和睦。兄弟和睦,国家人民才能和睦。

《诗经》表示:“庄重、庄严的外表和行为,将为世界各国树立榜样。”只有一个人值得效仿,无论是为父、为子、为兄、为弟,老百姓才会效法他。故欲治国,必先治家、治宗。

都说国家太平,治理国家的人要老而老,而民则孝,高官尽孝,民则少,慈悲为怀。孤儿,但人不会加倍。所以君子有正道,有正道。

【翻译】

之所以说要平天下,必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因为当权者尊老,百姓就会孝顺父母;当权者尊老,百姓就会孝顺父母;当权者尊老,百姓就会孝顺父母。当权者尊重长辈,人民就会尊重长辈;当权者尊重长辈,人民就会尊重长辈。当权者尊重长辈,人民就会尊重兄弟;当权者尊重长辈,人民就会尊重兄弟。为了帮助孤儿,普通人也会做同样的事情。因此,品德高尚的人总是践行以身作则、尊重他人的“义纪”。

如果你讨厌上面的人,不要对下面的人这样做;如果你讨厌下面的人,不要对上面的人做;如果你讨厌前面,就不要按顺序做;如果你讨厌过去,就不要对过去做;如果你讨厌右边,就不要做左边。那些讨厌左派的人不应该被交给右派。这就是所谓的正义之道。

【翻译】如果你讨厌老板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来对待你的下属;如果你讨厌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不要用这种行为来对待你的上司;如果你讨厌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来对待你的老板。如果你前面的人以某种方式对待你,不要用这种行为来对待你后面的人;如果你以某种方式讨厌你身后的人对你,不要对你面前的人使用这种行为。如果您讨厌右侧的人对您的行为,请不要对左侧的人采取这种行为。如果您讨厌左边的人对您的行为,请不要对您使用这种行为。朝着你右边的那个方向行动。这就是所谓的“正义之道”。

《诗》 云:“幸福只属于君子,人民的父母。”人民喜欢的就是好的,人民讨厌的就是坏的。这些人被称为人民的父母。

《诗》云:“结壁南山,威师岩岩。他是名师尹,民有智。”有国家的人就不能马虎。如果他们被击败,世界将被屠杀。

《诗》 云:“殷人未失主,无愧于上天。礼制监督在殷朝,命令不易遵行。”道得民则得国,失民则亡国。

【译文】《诗经》 他说:“君王得民心,民之父母。”百姓所喜之,他也喜欢;百姓所憎恶的,他也所憎恶。这样的国王可以说是人民的父母。

《诗经》说:“雄伟的南山,怪石巍峨。赫赫有名的太史尹,人民都仰望你。”统治国家的人必须谨言慎行。你稍有偏心,就会被天下人民推翻。

《诗经》说:“当殷朝没有失去百姓的支持时,它仍然可以遵守上帝的要求。请以殷朝为参考,保留命运并不容易。”这意味着,赢得人民的支持,就能赢得国家,失去人民的支持,就会失去国家。

所以君子首先要慎重德行。人有德,人有土,有土者有财,财有用。德为根本;财富就是终点。外在的基础是内在的目的,争民而送物。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因此,如果一个词与“bi”相矛盾而出来,那么它也与某件事相反;如果某事与某事相反,它也会与某事相反。

【译文】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要注重修养德行。有德才能让人拥护,有拥护才能保护土地,有土地才能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用。德为根本,财为尾。如果把根看成是外在的东西,把树枝看成是内根的话,那么我们就会与老百姓争夺利益。故君王聚财,民心分离;如果国王将财富传播给人民,那么人民的心就会团结起来。这就好比你说无理的话,别人也会用无理的话来回答你;财源不明,终有一天会无缘无故地流失。

《康诰》说:“但生活并不总是一样的。”如果你优秀,你就会得到,如果你不好,你就会失去。

《楚书》 他说:“楚国无物不宝,唯善行宝。”叔曰:“死者不宝,而仁亲亲”。

【译】《康诰》曰:“天命不会永远一样。”意思是说,行善,就会得到天命,不行善,就会失去天命。

《楚书》说:“楚国无一物为宝,唯有仁慈为宝。”舅舅说:“流亡之人,无一物为宝,唯有仁慈为宝。”

《秦誓》曰:“若有臣为端端喜,无其他本事,其心不安,其貌如有。人若有本事,如其自有。”人若圣人,其心若从口中出来,则有利于保护我的子孙和人民!他不能这么做,如果不能保护我的子孙和人民,那就是灾难!”唯有仁者放逐,散布于蛮夷之中,与中国不合。这就是说,只有仁慈的人,才能爱人、恨人。

【译文】《秦誓》曰:“若有这样的臣子,则忠厚老实,虽无特长,但心胸宽广,宽容。别人有才,正如他自己有;别人有德。”既有才华,又有才华,他是真心服气的,不是口头上的,而是发自内心的相信,有了这样的人,我就能保护我的子孙和人民,造福他们!他是嫉妒的,是厌恶的,他会想方设法压制和排挤那些有能力、有德行的人,他不但不能保护我的子孙和人民,而且还可以。说是很危险啊!所以,有仁德的人会把这样不宽容的人放逐到边远的蛮荒之地,不让他们在乡下共同生活,这说明有德行的人是有分明的爱情的。和仇恨。

见贤人而不能举之,不能先举者,是命也。见不好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那就过分了。好人讨厌坏人喜欢的东西。这就是说,如果你扰乱了人的本性,灾难就会降临到你身上。故君子有大道:必须忠信才能得之,必须狂妄自大才能失之。

【译文】发现有才华的人而没有选拔他,选拔了人才而没有重用他,这是轻视;发现恶人却不除掉,除掉后不赶走,这是错误的。喜欢大家都讨厌的东西,讨厌大家喜欢的东西,这是违反人性的,灾难一定会降临到你身上。因此,君子必须有正确的原则:以忠信而得一切,以骄纵而失一切。

有一个赚钱的好办法:生的人多,吃的人少,用的人会生病,用的人舒服,然后就有了。足够的财富!仁者以财致富,不仁者以身致富。没有人善于仁而不善于义。没有一个人没有善义,他的行为就没有完成。国库中没有人没有财富。

【翻译】生产财富也有一个正确的方式:更多的人生产财富,更少的人消费财富;创造财富的人勤奋,消耗财富的人节俭。这样,财富就会永远充足。仁者以财来修德,不仁者则以命积财致富。没有人在上位喜仁,在下位不喜忠;没有人在上位喜仁,在下位不喜忠。没有人喜欢忠诚而不做事半途而废。没有人不把库里的财产当作自己的财富来珍惜。

孟子咸子曰:“有强盗,不如有聚臣”。这意味着国家没有从国家利益中获益。为利,义即利。要想兴国、治财,就必须成为小人。自己是好人,小人对国家有责任,灾难就会降临。虽有好人,但无此事!这就是说,国家不以利为利,而以义为利。

孟宪子曰:士大夫家,有四匹马车,不用养鸡猪;大夫家,用冰祭祀,不用养牛羊;拥有百车不必养鸡养猪,宁有盗民财的家臣。”这意味着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富作为利润。仁义是利益。身为国王却还想着聚敛财富,一定是受到了小人的诱导,国君就认为这些小人是好人,让他们处理国家大事。于是,天灾人祸就来了。此时虽有人才,但也没有办法挽救。所以,一个国家不应该靠财富而受益,而应该靠仁义而受益。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