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研资讯> 大龄博士,出局…

大龄博士,出局…

作者: 头条共创 2024-08-16 10:44:05 考研资讯 0次

原创发现优质高等教育软科

“不超过35岁”长期以来一直是医生申请大学教职的常见门槛。近年来,这一数据在一些大学呈下降趋势,降至32岁。

假设一个人进入本科学习时年满18岁。本科学习4年,硕士学习2-3年,博士学习4-6年,他博士毕业的年龄理论上约为28-31岁。

大龄博士,出局…

一旦本科、硕士、博士学习之间出现任何间隙期,如就业、考研、二战等,或者延迟毕业时间过长,博士毕业时的年龄基本可以超过33岁岁,甚至35岁。而当35岁成为大多数大学招收“青椒”的共同年龄门槛时,“老年医生”只能停止在大学任教。

在成为“青椒”之前

“晋升或离职”是高校在人才招聘时广泛采用的制度。这一制度一般是针对“讲师-副教授”阶段的青年教师。它采用预约制,即达不到考核要求的,不再续任,以此倒逼“青椒”出成果。随着博士生规模的扩大,“博士帽”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但学术职位的数量却相对稳定。当博士毕业生的数量超过学术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时,越来越多的博士被困在大学的教学岗位上,难以接触到。达到“向上或继续”的门槛。第一个被挡在门槛之外的人就是“老医生”。

豆瓣群“博士互助群—— 今天毕业了吗?”许多30岁以上的博士生戏称自己为“老医生”。根据部分高校2024年人才招聘公告,学术岗位青年人才年龄要求大多在35岁以下,对于特别优秀人才可放宽至40岁。

不过,一些大学已将申请年龄降低至32岁。例如,东北一所“双一流”大学明确要求应聘讲师(助教)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年龄不得超过32岁(建筑类学科不超过33岁)。北方另一所大学“双一流”计划招聘青年教师时要求青年教师年龄不超过30岁,特别优秀的人选年龄限制可放宽至35岁。南方某211在招聘博士后教师和讲师/助理研究员时要求年龄不超过32周岁。

为了尽可能避免以“一刀切”的方式错失人才,高校在招聘时也会考虑更多,比如针对不同学科实行不同的年龄限制。此外,不少学校也表示可以放宽“特别优秀考生”的要求,但此类人才的具体定义仍不明确。唯一明确的是,通过诸如“特别优秀”、“原则上不超过……”等暂时缺乏明确定义的用语,我们也能看到高校在制定标准时的审慎态度。

总体来说,越来越严格的年龄标准,让博士生的难度越来越大。许多博士生选择攻读博士学位时已经很年轻了。在“博士互助”的豆瓣群里,有人说自己申请的是博士。工作两年后。他们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年龄28岁,学习年限5年。如果可以的话我顺利毕业就33岁了,还有人还在犹豫是否要读博士。年龄较大(32 岁)。博士生不毕业率常年保持在60%以上,博士毕业生30岁以上已成为常态。

老博士面前有两条路。一是继续从事学术事业,但前景可能“时高时低”;二是从事非学历职业,进入企业、党政机关,但那时,“年龄较大、博士学位可能成为就业的又一限制”。

留给医生的时间不多了。

在各行各业中,年龄门槛并不罕见。在学术界,尤其是科研界,35岁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时间节点。

去年11月,有网友在中国政府网站留言建议“放宽申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年龄限制”。建议中提到“超龄博士”不能申请该项目,希望年轻科学家的年龄限制可以根据毕业年份(比如5年内)来确定。基金(以下简称“青年基金”)项目申请条件。

青年基金要求申请当年男性申请人年龄在35岁以下,女性申请人在40岁以下。这种限制巧妙地将压力传递给高校。随着博士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高校招收青年学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杰出青年、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其他项目在项目经验、工作时间、团队等方面要求不高,青年基金成为大量博士和青年教师的必争之地,竞争也更加激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的2023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青年基金共受理申请134305项,共批准资助项目22879个,资助率仅为17.04%。随着青年人才规模不断扩大,申报项目数量从2014年的6万多个增加到去年的13万多个。与此同时,资助标准逐渐收紧,获批资助项目数量总体增速并不高。

高校对青年教师的考核标准各有不同,但通常涵盖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甚至科研经费领取等方面。如果考核结果是“合格”或者“良好”,就可以进入下一个就业期,比如青年基金等。重要项目的成功申请,无疑会为你的晋升加码。

预先聘任制度(“晋升或离职”制度)一般包括两个聘任期,每个聘任期为三年。在预约制度下,30岁左右、担任大学讲师职位的博士生如果想保留教职,就必须在35岁之前挤出时间申请各种基金项目,并在36岁之前完成晋升。

在发表论文、申请项目、毕业、找工作的环环相扣的过程中,可以说,35岁之前的“黄金时间”几乎是决定博士生能否在大学工作或持有博士学位的关键。长期职位。对于33+、35+的大龄博士来说,产生科研成果的时间被进一步压缩,能否达到“晋升或离开”的门槛还不得而知。 “35”已经成为悬在他们头上的佛法。克里斯之剑。

出路在哪里?

基于年龄的“一刀切”硬性要求,给想要进入高等教育的年轻人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也给年龄较大的博士生造成了一定的社交焦虑。学术精神是博士培养的首要属性。博士毕业后进入学术职位曾经是典型的“理所当然”的路径,但近年来,更多的人开始从事非学术职位。

一篇关于博士就业发展多元化的期刊文章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扩招的前三年(1996-1998年),75%的博士毕业生在大学就业。然而,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的博士毕业生在高等院校就业的比例已不足50%,但在企业、党政机关等就业的比例却逐年上升。年。

类似的统计数据也可以在之前的一篇关于我国“双一流”高校博士毕业生就业特征分析的文章中看到。研究显示,2017年博士生就业去向统计结果显示,继续深造成为博士毕业生的优先选择。重要目的地。日益饱和的学术劳动力市场迫使博士毕业生通过博士后阶段避开博士就业高峰,顶尖研究型大学的一些学科也逐渐将博士后阶段作为进入的基本门槛。但当时学术职位仍占一半以上。

博士毕业生多元化就业已成大势所趋。早在2017年,时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教授的包伟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对国内2000多名学术博士的学术就业愿望进行调查时,她发现那些有非学术部门就业意向的博士生对学术职业“高负荷、高压力”的特点理解最深。此外,大学教师岗位需求量较低,薪资竞争力不足。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学术生涯意愿产生了降温作用。

由于大学之间在薪资、平台等方面仍存在差距,进入大学后,人们可能会面临“自己不够好,就做不好”的担忧。由于攻读博士学位的隐性成本,越来越多的博士学位。余选择用“高等教育”换取“高薪”工作。另一方面,高学历人才的进入也无形中提高了整体就业门槛。

但医生想要进入企事业单位却没有那么容易。由于博士培养“重学术、轻专业”,更注重博士生的学术能力,而忽视研究生博士知识可迁移性的发展,医生在从事非学术工作后,难免会遇到工作职责和自我想象的差异。职位。规模大、学术能力无法运用到企业等问题。

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我们在不断加强学术型医生培养的同时,也应该大力加强专业型医生的培养,这是势在必行的。”在去年年底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时任教育部学位管理和研究生教育司长任友群也再次明确了这一点。

对于年长的医生来说,仅仅寻找出口可能会很累。 “车轮下”的处境,让他们很难以世俗的评价标准来获得“成功”。学术道路上“必须早点赶”的普遍认知,让他们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大器晚成”就是《大器晚成》中的“大器晚成”,似乎并不适用于“要么上,要么走”的情况。那么,我是否还应该坚持在大学里获得教职,继续走学术道路呢?故事将在哪里结束?

结尾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