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研资讯> 人人都说法学好,法学生只想劝你快逃

人人都说法学好,法学生只想劝你快逃

作者: 头条共创 2024-08-20 11:21:57 考研资讯 0次

法律这个职业让人感觉很矛盾。

据说“汉天子”、“劝人学法,会被砍成碎片”;它不仅是申请热门专业,而且连续五年登上红牌专业排行榜,被誉为“热门专业、就业冷门”。

资料来源:迈克尔斯研究

人人都说法学好,法学生只想劝你快逃

是一个该被辞退的“坑”专业,还是一个潜力可期的“真香”专业?

我们首先要从法律到底应该学什么开始。

1

放学前的何以晨、放学后的张以达……都不如

对于大多数法学院学生来说,点燃他们对法律职业热情的人可能并不是专业的法律从业者。

正是TVB律政剧中能言善辩的“大律师”,国产剧中帅气利落的律师何以琛,以及《小破站》中以亲身经历阐述的“亡命之徒张三”,都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对法律向往的感情。

入学后我才发现,别说影视剧中法律系学生的光鲜亮丽的形象,就连“学前何以晨放学后张以达”的传说都是假的!

张亿达终于通过了法律考试,取得了律师资格,完成了从见习律师到专职律师的晋升之路,还拥有了一头漂亮的头发。

但我还处于学习阶段,课程的压力已经让我的头有些发凉了。我没有资格和张亿达“碰瓷”。

法学本科课程一般分为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实践课四部分。有的还采取“10+X”的分类设置模式。 “10”是指法学院学生必须完成的10门专业必修课,“X”是指各院校根据办学特点开设的其他专业必修课。

正如医学专业“没有人会根据考试重点而生病”,法学专业“也不会有人根据考试重点而犯罪”。这意味着,在期末考试中,每一本教材、每一条法律法规都是考试的重点。

背不完书的法学院学生只能在考场使用“紧急立法权”。这是为了考试做准备。法学院学生根据自己能回忆起的法律知识和对法律原理的一般理解,在考场上编造法律。法律的力量。

一位高尚的法学教师可以使用“立法否决权”,这意味着在评分过程中,当考生根据一般法律原则制定(编造)的法律与现行法律相冲突时,考试将则视为考试不及格。 (弥补)使法律无效的权力。

在这种游戏中,法学院学生会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法学院学生只是虚伪的空壳,真实的自我是一个绝望而无知的法律文盲。

如果你选的专业好的话,每天都会像高考一样,更不用说期末考试周了,你都会熬夜,每年都有新规定,没有办法逃避。

这是法学院学生正常的学习方式,也是法学院学生容易秃头的原因。

但是,不要将法学院的学生视为只能记住信息的“书呆子”。

记忆和记忆知识只是辅助任务。法律更重要的是分析思维和逻辑推理。

因此,在法律课上,老师们会用层出不穷的离奇故事为学生分析案件,将枯燥的法理与灵活的事例相结合,详细讲解案件中当事人所犯的罪行。

让成年法学院学生看到社会的怪异,让学生在进入法庭和职场之前能够运用知识,在追求正义的热情中加入理性思维和法律思维。

当然,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永远不会遵循书本,总会出现超出知识储备和常规操作的情况,这就要求法学院学生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敏捷的适应能力。

写论文的老师们也很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他们结合古今历史、名人轶事、虚构故事,出其不意,在期末考试中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让法学院的学生哑口无言。

2

法学专业,毕业考试

从法学院学生到法律从业者的路上,期末考试只是一件小事。正式考试必须是“天下第一考试”——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简称:法律考试)。

法律考试的前身是国家司法考试(简称:司法考试)。该考试是专门为法律行业从业人员(如律师、法官、检察官、法律顾问等)设立的法律职业证书考试。

2018年改革以来,法律考试严格限制报考专业,只允许具有法学及非法律专业学士、硕士学位但从事法律行业三年及以上的人员报考。

这项考试通过率在10%至15%之间,涵盖法学八大院系,竞争压力极大,日益成为法学院新生的“战场”。甚至有一种说法是“法律考试是法学院学生毕业的唯一途径”。证书”说。

大多数法学院本科生选择在高年级准备法律考试。他们担心自己毕业后会成为大多数法律考试不及格的人,失去进入律师事务所的资格。

事实上,法律行业是一个看重学历和人力资源的行业。

尤其是白月光的“红圈八所”(指中国八家顶尖律师事务所)在法律人眼中,除了法律考试,还要求研究生学历、学业成绩、英语水平、获奖证书、实习机会经验、最高学历等各方面都有考核要求。

来源:网易数读

因此,仅靠法律研究很难进入“红圈”。

不过,对于法学院的学生来说,手里总会有一份律师事务所的工作,拿着法律考试证书。

法律考试确实是一块实用的“敲门砖”,让法学院学生仍然有选择,在律师事务所行业找到一席之地。

不打算转行的法学院学生,在大三和大四时,不仅会报考法律考试,还会选择报考研究生或公务员考试。

也就是说,无论是升学还是社会工作,考试都成为了法学院学生毕业时无法回避的一道难关。

这个“难”不仅在于试题本身的难度和复习过程的疲劳与痛苦,还在于在时间成本极高、通过率极高的情况下,如何选择最优路径并通过考试。极低。

这样就会造成一种“你觉得我好,我也觉得你好”的局面。考法律的人羡慕考研、考公考的人,考研究生的人渴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考公考的人后悔没有继续深造。

陷入这种困境的法学院学生难免会喊出“劝人学法,人会被千刀万剐”。

即便如此,每年仍有数千人参加法学硕士(非法律)考试。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仍然认为“法学是文科最好的专业”。

催促学生读书和退学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并不是因为任何一方有偏见,而是因为在文科很难找到出路的环境下,法学专业仍然是一张不错的资格门票,可以让人们接近法律考试。律师事务所、事业单位及企业法务等光鲜亮丽的工作岗位。

3

法律有多硬核?

抛开学业压力和就业困难不谈,法学专业本质上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硬核”的专业,对于人的思维成长和生命保障很有帮助。

正如张明凯教授曾经说过的:

“法律是成年人的职业,不尽快摧毁童年,怎么能真正成熟!法律是统治者的职业,不摧毁平民心态,怎么能进入领导者的行列!”法律是研究人性的科学,如果不深入面对邪恶,怎么能充分理解正义!”

在法学专业的学习中,与其背诵法律条文、分析案例,不如通过法律案例洞察人性的黑暗、掌握规则的运用、了解社会的多样性。这会让人们以更加冷静、理性的角度来看待它。世界。

常常有一些学生怀着纯真和激情进入法律领域。经过几个学期的学习,他们发现自己变秃了,变坚强了,变冷了。

但对于法学院学生来说,这种“冷”无疑是思维的成长、专业精神的体现、能力的提升。他们学会了从生活的“瓜”中发现法律问题,并用法律来解决。

而且,法学院的学生也会将自己的专业能力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质疑不合理的规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面对违反消费者条约的情况,法学院学生为企业主开展免费法律教育活动;

动不动就“挖坑”的租赁合同、劳动合同,逃不过法学院学生雪亮的眼睛;

看着最好的朋友结婚,我二话不说就承担起了起草婚前协议的任务。

我觉得法学院的学生是最可靠的朋友

即使是偶然相遇的陌生人,法学院的学生也会尽力提供法律帮助。 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在15天内完成26项起诉,帮助26名乐器厂员工追回200万赔偿。

让人们看到法学院学生有责任、有知识、有力量。

华东政法大学的学生也向迪士尼讲述了食品饮料禁令。收到的赔偿金额虽小,但意义重大。它让人们知道法学院学生和法学院专业人士可以有效推动社会变革,走向合理合规、合法化。

这种法律知识的“硬核”实用性,让无数法学院学生在经历了学业、就业、心理和生活的磨难后,选择成为法律工作者,成为照亮世界的一束光。

他们要么像王菲一样,帮助那些受委屈的人为自己争取清白;或者像郭建梅一样,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或是巡回法院工作人员,背着国徽,踏遍山河,一心一意深入基层,为人民讨回公道。

或者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某某律师,但他对待手中的案件却一丝不苟,生怕让邪恶生根,不公正发芽,无辜被冤枉,生命被蹉跎。

正是这种对公平正义和理想的向往,让很多人“明知山有猛虎,却宁愿去山有虎”而选择法律专业,并一边庆幸一边骂道:还好,我首先选择了法律。

也许正是这种爱恨交织的关系,使得法律专业圈子里对这个职业的评价褒贬不一。

最后,我想分享一下法律界大咖罗翔的一段话,以勉励各位法学学生和法律工作者: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