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研资讯> 中国民俗,中国的民俗和风情
很多朋友对于中国民俗和中国的民俗和风情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的民俗和风情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自然就有不同的民俗和风情。而这些民俗和风情体现在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字、不同的饮食习惯和不同的服装。
比如:新疆的维吾尔族比较善长跳舞,有维吾尔语言,不吃大肉,有烤馕、烤全羊等等。
再比如云南的傣族,服装也很漂亮,傣族妹子也很漂亮。
写出三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和该民族的传统习俗
蒙古族,该民族粗壮强悍,善骑射、摔跤,能歌善舞,蒙古包是蒙古族居住的主要方式,以牧业为主,马头琴是蒙古族的特色乐器。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等地区,以农牧业为主,藏族人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锅庄舞很有特色。
壮族主要居住在我国南方,主要以农业为主,壮族是一个善歌舞、好客的民族。
五大自治区的民俗特点及服饰
1,我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2,
壮族的节日
吃立节
“吃立节”是龙州、凭祥一带壮族特有的节日。据说中法战争时,当地壮族人民因忙于抗击外国侵略者而顾不上过春节,直到正月三十才凯旋而归。为了庆祝胜利,补过春节,当地人便把每年正月三十作一个节日来过,此后相沿成习。
歌婆节(歌墟)
壮族人民的歌婆节一般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十二举行。它是壮族地区传统性的群众活动。壮语称“窝埠坡”或“窝坡”。届时,青年男女从各地汇集在固定地点,每次一天或数天不等,一般有数百乃至数千人参加。各三五成群互相对唱,这一组同那一组问唱,那一对同这一对唱答,并多是触景生情、随编随唱。据文献所记,“歌墟”始于宋代,明代的“歌墟”已与今接近。
娅拜节
广西者宁、索乌的壮族每年4月属兔的那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48条鱼,到娅拜山上祭奠壮族传说中的妇女娅拜,礼仪十分隆重。相传,娅拜是壮族山寨的头领,她率领百姓与压迫他们的官兵打仗,失败后被残杀。众人把她埋在高山之巅,并将此山定名娅拜山。每年到她遇难那一天,壮家人都要祭奠她,表达怀念之情。
苗族的节日
开年节
开年节是苗族人民的“春节”,也称作“客家年”。过年时,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按照风俗,苗族人民用对歌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新年的祝福和希望。一大早,黔湘渝(贵州、湖南、重庆)边区五乡四镇的各族同胞就从四面八方赶到三省市交界的天星坡脚,用歌声表达迎新的喜悦。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踩花山节
踩花山是苗族传统节日。云、贵、川等省苗族群众在农历正、二月间或四、五月间盛行踩山、跳场,源于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节日期间,青年男女对歌、跳芦笙舞、寻求配偶;老农们则来到花场地交流生产经验,传授生产技术,祝愿五谷丰登。居于山区的苗民在节日内还要进行斗牛比赛。屏边县的苗族还举办跳狮子和爬花杆的比赛。
苗族妇女缠头梳妆准备参加“四月八”庆祝活动
四月八
苗族传统节日,又称“亚努节”,传说这个节日起于明代。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苗族同胞要举行吃黑米饭、喝米酒、唱大歌等活动,以纪念、凭吊传说中的古代英雄亚努。
此外,四月八还是布依族的节日,有称它为“牛王节”的,也有叫“牧童节”或“开秧节”的。每逢这天,人和牛都要吃“牛王巴”或糯米饭,并休息一日,表示对耕牛的慰劳。
贵州台江苗族同胞喜过独木龙舟节
龙船节
龙船节是流行于湘西和黔东南施洞、松桃一带的苗族节日。大都在农历五月初五进行。这天除了角逐龙舟外,还有跑马、斗牛、踩鼓等活动。
姐妹节
在贵州省东部清水江畔的苗家村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八日为苗家“姐妹节”。节日里,苗家按传统风俗都要吃“姐妹饭”。这种饭是用姑娘们在山上采集的野花和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后蒸成的。节日里还有热闹的斗牛场面和“游方”活动。贵州苗族姊妹节举行“牛王争霸赛”、姊妹节竞渡赛龙舟
苗族人家欢度敬桥节苗家“春社”日浪漫相亲时苗家欢度“新禾节”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共计约13个,相关习俗如下:
1、除夕(腊月最后一天)
北方人风俗大致一致,过年包饺子、蒸馍等等;而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如做年糕、包粽子、煮汤圆、吃米饭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诸多不同的过年风俗。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2、春节(正月初一)
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年吃饺子吃香肠,腊肉看春晚(近年来才有)。
3、元宵节(正月十五)
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去百病、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
4、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绵山改为“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并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禁动烟火,只吃冷食。后来便形成了在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5、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
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6、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上巳节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在这项活动中,兰草被用作灵物。主要习俗有祭神,斋戒,沐浴用兰汤。
7、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挂艾叶、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8、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妇女于七夕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受西方国家的影响,中国越来越多的情侣把那天视为中国情人节。
9、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夜人们会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特别是月饼,边吃月饼等边在庭院赏月。
10、重阳节(农历:九月九)
重阳节就是人们敬老爱老、思念双亲、渴望团圆的日子。除此之外还有登高、吃重阳糕、赏菊并饮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喝重阳酒等习俗。
11、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
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12、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
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庆丰家实。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13、小年(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
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
关于中国民俗和中国的民俗和风情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上一篇:中国每年考研人数 2023考研报考人数及实际考试人数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2023-11-30 中国民俗,中国的民俗和风情
- 2023-11-30 如何找回网页历史记录
- 2023-11-30 南京物流研究生学校大全,这里有你想要的
- 2023-11-30 中国每年考研人数 2023考研报考人数及实际考试人数
- 2023-11-30 如何找回联通卡初始密码?
- 2023-11-30 南京物流研究生学校分数线
- 2023-11-30 中国每年研究生毕业人数 2023硕士毕业人数
- 2023-11-30 如何打开任务管理器,轻松解决任务卡顿问题
- 2023-11-30 南京物流学校研究生培养方法介绍
- 2023-11-30 中国橱柜,全友橱柜定制靠谱吗
- 2023-11-30 如何打开允许不受信任的快捷指令?快捷指令怎么使用?
- 2023-11-30 南京清退研究生学校
- 2023-11-30 中国橱柜品牌?司米全屋定制是几线品牌
- 2023-11-30 如何打开XML文件?简单易懂的方法分享
- 2023-11-30 南京海外研究生学校
- 2023-11-30 中国橱柜十大品牌(中国橱柜排名前十名)
- 2023-11-30 如何打印职称英语准考证?
- 2023-11-30 南京浦口研究生学校
- 2023-11-30 中国梦诗歌朗诵稿,中国红朗诵歌词
- 2023-11-30 如何截屏?简单易学的截屏方法分享
- 2023-11-30 南京测绘专业研究生学校
- 2023-11-30 中国梦的本质(中国梦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 2023-11-30 如何成功考取在职金融硕士?分享经验与方法
- 2023-11-30 南京法律英语研究生学校
- 2023-11-30 中国梦 手抄报 中国梦手抄报内容
- 2023-11-30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QQ群主?
- 2023-11-30 南京法学研究生学校
- 2023-11-30 中国格言?中国五大名言
- 2023-11-30 如何成功考取在职法硕?分享经验与方法
- 2023-11-30 南京油画研究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