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研资讯> 研究生就业难于本科生

研究生就业难于本科生

作者: 头条共创 2024-06-29 21:15:34 考研资讯 0次

经济观察报记者田进胡淼罗雪莉2020年,在教育部发布18.9万名硕士研究生扩招计划半年后,陈薇以377万人加入考研大军,并成功闯入考研大军。 “落地”河北一所普通一级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在河北县老家,陈伟一直是“别人的好孩子”。从升初中开始,他就如梯子一样往上爬。在他的中小学同学中,能考上大学的很少,像他这样最终能取得研究生学位的就更少了。

研究生就业难于本科生

大四时,一家环保公司给陈伟同学开出每月5000元的工资。这远远低于他的薪资预期,考研成了他最终的选择。同年,约1/3的同学也加入了考研大军。

但迟来的就业焦虑在三年后依然到来。

今年春节过后,陈伟发出了80多份简历,预计薪资每月至少8000元。大部分都无功而返,少数拿到面试通知的offer(offer通知)也并不理想。

在与环保公司人力资源专家和同学频繁交流的过程中,他发现同一专业的本科生更容易获得合适的offer,而研究生则倾向于进入相应的科研机构,但他们的工作方向范围更窄,找工作更困难。即使研究生向相应企业投递简历,企业也更倾向于招收“更便宜”的本科生。不少企业告诉陈薇,企业无法培养研究生,本科生的技能足以胜任环境工程师、安全环保专家等专业岗位。

截至5月中旬,陈薇班上20多名有兴趣找工作的研究生中,成功拿到offer的不到10人。

与同类院校本科生就业相比,研究生就业开始出现倒挂,尤其是在非“双一流”高校。这些学校的研究生没有好学校的光环,但是他们的学历却处于金字塔的顶端,这也是整个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大部分。

智联招聘3月下旬至4月中旬对2024届毕业生进行的《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调查显示,今年本科(注:非双一流本科院校)院校硕士、博士毕业生录取率为33.2%。这比去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也低于普通本科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录取率43.9%。

这是以前从未发生过的现象。智联招聘执行副总裁李强表示,从智联招聘的长期观察来看,硕士、博士生的求职进度一直好于本科生,直到今年,本科生呈现出更好的趋势。这一趋势在本科院校中更为突出。去年,本科硕士项目的录取率为50.5%,高于本科生项目的46.6%。

商业权衡

招了几年应届生,张涛的经历之一就是“宁愿花5000元/月招本科生,也不愿花7000元/月招研究生”。

张涛是某国企所属中型水务公司的总经理。他表示,水务行业发展以来,技术门槛较低,技术上很难取得重大突破。企业在科研上的投入很少,对研究生的需求自然大幅下降。目前,企业需要更多能够坚守一线岗位、月薪5000元左右的基层员工。

张涛的产业“吃财力”。由于地方政府财政紧张,张涛近期一直在处理大量企业的应收账款问题。他表示,从各地政府和同行给出的反馈来看,大家对于水务行业未来的市场预期更加谨慎。因此,公司对毕业生尤其是成本较高的研究生的需求将比过去进一步减少。现在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大多只是为了完成安排的就业指标。

张涛管理的公司近3000人中,约80%是一线工人,管理人员占10%-20%。进入公司的本科生大多需要在基层进行轮岗式培训,然后逐步向技术员、厂长发展。

张涛表示,目前,由于学历卷入,研究生的薪资并不是很高,但一线岗位并不喜欢招研究生。因为很多研究生的心理预期较高,流动性也较高。但普通一线大学甚至优秀二线大学的毕业生已经可以满足就业需求,流动性会更低。

这并不是水行业中唯一存在的现象。在帮助企业进行校园招聘时,科锐国际校园招聘总监安庆认为,近年来,研究生数量的增长速度和规模不断增加,明显大于市场需求。如果一家企业瞄准世界技术前沿,在选拔人才时会更倾向于招收硕士、博士生。但大量企业发布的岗位需求是可以通过本科生的个人能力来匹配的。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来看,目前硕士、博士生,特别是学术型硕士、博士生的人才供给已经超过社会需求。”

李强表示:“面对不确定的宏观环境,企业更倾向于降本增效。在能力大致相当的情况下,企业更倾向于招聘薪资期望较低的本科毕业生。”

李强观察到,初创企业、小企业、对实践经验要求高但学历要求低的公司更愿意招聘本科学历的人才,而不是硕士、博士。其中,初创企业和小微企业通常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相对灵活多样。由于资源和预算的限制,他们可能更愿意招聘成本较低的本科毕业生,他们可以快速上手并适应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

智联招聘调查数据显示,2024届已签约毕业生中,本科生与小微企业签约比例为36.8%,比硕士、博士毕业生高出6个百分点。

现实中,中小微企业发挥着吸纳新增就业的“主渠道”作用。截至2022年底,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已超过5200万家,占全部企业的90%,其从业人员占全部企业从业人员的80%。因此,小微企业的招聘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的整体招聘特征。

扩招的“后遗症”

虽然企业不太愿意招研究生,但整个就业市场却迎来了空前庞大的研究生群体。

2020年3月,教育部提出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教育部数据显示,2020年研究生教育招生人数由上年的91.7万人增加到110.7万人,同比增长20.7%。从2019年到2023年,四年间我国累计培养研究生人数从近800万人增加到1100万以上,并且仍在以每年100万以上的速度增长。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参加考研。 2021年至2022年,考研市场甚至会出现一波从“双一流”大学到普通大学的“反向考研”浪潮。

就业市场短期调整的另一面是,研究生扩招为三年后研究生毕业人数突然增加埋下伏笔,进一步加大了高学历人才的就业压力。 2023年,研究生数量将从86.2万人跃升至101.5万人,远高于此前每年约5万人的增幅。 2023年,北京28.5万名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数量甚至将首次超过本科生。

在研究生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2023年就业市场形势较2020年并没有明显好转。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城镇16-16岁城镇调查失业率24日(含在校学生)自数据收集以来屡创新高,各月数据均高于2020年同期。

安庆表示,近两年,企业招收研究生的热情并未与考研热情的上升同步上升。在一些特定行业和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月薪差异可能在几百元以内。

在安庆看来,短时间内改变研究生的习惯性思维可能很难。一方面,研究生对就业环境的敏感度不如企业,认为目前的薪资涨幅与过去两三年的学习努力不匹配;另一方面,许多学生的家长和老师希望学生毕业后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

智联招聘调查数据显示,2024届硕士、博士毕业生的预期月薪(12083元)远高于本科生的预期月薪(6898元)。 “现实环境和心理落差导致研究生在求职时难以取得高水平的成功。但随着失业研究生数量的增加以及新一代研究生进入就业市场,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研究生会像滚雪球一样进一步扩大。”安庆说。

熊丙奇表示,由于社会层面对学历的高消费以及学历的单一导向,大量本科生下意识地认为考研后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但现在必须根据社会实际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模,否则势必导致硕士、博士生就业形势进一步严峻,学历进一步贬值。

研究生院还值得读吗?

今年毕业季,山西非高校机械专业学生宋宇成为硕士学位教育的典型受益者。

他收到了宁波一家私营企业的offer,月薪过万。

宋宇的同学90%以上都拿到了保底offer,整体薪资在8000元/月左右,相比本科水平有明显提升。大多数对口企业在求职时,都会明确区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薪资。

宋宇本科生求职时,因学校和学业问题遇到了障碍。他说:“与本科生相比,机械研究生最大的优势体现在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上,这是企业愿意提供更高薪资的最根本原因。”

在从事高端数控系统研发时,华中数控一直面临着因薪资竞争力有限而导致创新研发人才招聘不理想的局面。主要分管人事工作的华中数控党委副书记李军表示,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等相应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更适合担任研发岗位,但一直以来,他们一直是高科技企业争夺的人才资源。与一些热门行业的企业相比,华中数控作为制造型企业,招收研究生的难度更大。这些应届毕业生的就业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2024年校园招聘中,华中数控收到的研究生简历数量较往年增长约15%。但在接触研究生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应届毕业生热衷于参加公考、编考、进入国企、追求事业和收入。稳定,所以即使拿到了民企的offer,也不会急于签约,而是会进行多重筛选和比较。

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就业表现仍然存在差异。因此,很多本科生也很犹豫,到底还值得读研究生吗?

安庆的建议是:如果研究生阶段带来的技能提升对个人来说并不明显,那么就需要慎重考虑考研了。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研究生阶段的深造可能会让个人的技术水平更上一层楼,企业也会愿意聘用这样的人才;而管理学、语言学、哲学等传统文科专业的学生,你可能会面临研究生和本科生在就业技能上没有太大区别的困境。例如,企业行政、人力资源等一般职能岗位,大量专业技能进入企业后需要重新培训和重塑。出于劳动力成本的考虑,企业更愿意聘用本科生。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政策层面也在引导研究生与就业市场更加紧密地结合。 2023年12月,教育部学位管理和研究生教育司司长任友群表示,教育部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比重研究生。到“十四五”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至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2/3左右。

5月下旬,在学校辅导员的催促下,陈伟开始跨行业求职。面试前几天,他完成了一家餐饮公司管理职位的面试,目前仍在等待第二次面试的通知。

陈伟说:“虽然我和家人都有实现学历的紧迫感,但读完三年研究生,我们暂时不会降低工作期望。如果还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校招阶段,只能通过社招继续寻找机会。”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陈薇、张涛、宋宇、杜迪均为化名)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