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研资讯> 硕士招生怎么考?中国农大副校长:初试科目不宜过细

硕士招生怎么考?中国农大副校长:初试科目不宜过细

作者: 头条共创 2024-11-16 14:19:57 考研资讯 0次

文字| 《中国科学报》 记者文彩飞

硕士招生怎么考?中国农大副校长:初试科目不宜过细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审即将启动。同时,我国高校每年年底都会定期举办——场全校范围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育研讨会。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在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就硕士生预审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目前研究生初试科目考试过于细化,导致一些对农业感兴趣的其他专业学生“望而却步”。他号召本科生要打破学生留在一所大学、读一个专业直到最后的习惯思维。

林万龙

初试科目宜厚基础、宽口径

《中国科学报》:您倡导研究生初试和复试改革的背后存在哪些问题?

林万龙:在新技术和产业革命中,学科范式和产业发展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具体体现在对多学科交叉的呼唤上。在产业链整合的背景下,我们面临的问题不再是单一学科背景的人能够解决的,也不仅仅是解决行业中的点问题。从事农业可能需要生命科学领域的知识,而从事植物科学研究也可能与动物研究、计算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有很强的关系。事实上,农业领域是其中之一。新生产力最重要的应用场景。

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学科范式和产业发展的变化,一个重要命题就是人才来源多元化。但目前研究生预考科目划分得很仔细,很容易根据次要科目甚至具体研究方向来设置考试科目。这直接导致高校研究生选拔范围过窄,跨专业学生不敢报考。

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只有涉农院校的学生才敢报考我们农业学科,而其他综合性大学和其他学科的学生往往不敢报考。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或许能够在某一点上钻研研究,但在学科创新和产业领域创新方面的能力往往不足。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农学研究生的预备科目是农作物种植,其他大学生命科学领域的学生可能会因为没有学过农作物种植而放弃申请。但是,如果农业的预备科目是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比较基础的科目,那么对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学生来说就会很有吸引力,因为该领域的学生学到了类似的知识。这不仅拓宽了选拔选择余地,也使入选学生拥有更广阔的学术基础和深厚的发展潜力。

《中国科学报》:您能详细介绍一下您对于研究生预考的想法吗?

林万龙:研究生初试考试科目改革,一是专业课中增加科目,二是合并部分科目。研究生预试科目不必过多、过细,应注重基础性、宽口径的预试科目,拓宽选题范围,加强基本理论功底的考核。

复试环节知识性考核不可取

《中国科学报》:研究生的初试和复试往往是知识型考核,导致高校需要的人才选拔困难。你同意这一点吗?

林万龙:我去过很多复试地点,发现很多高校在复试过程中确实存在重复测试学生知识点的问题。比如,有的老师在复试时会问学生某种植物有多少种,某个实验的重点是什么等等。

复试要重点考察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虽然这并不容易,但对于真正做科研的人来说,是可以通过交流来判断的。例如,如果面对一个想学习农业经济学的学生,相关专业的导师只需与他聊天,就可以知道该学生对农业经济学是否足够敏感,经济思维逻辑是否清晰;学生提供一个场景,并要求学生给出场景中问题的解决方案。虽然学生不能一下子给出解决方案,但至少可以谈论解决方案。如果答案令人满意,也可以判断为具有创新潜力。

另外,我们希望学术学位复审和专业学位复审能够分开。对学术型研究生的考核应注重其学术创新能力;对专业研究生的考核应注重综合实践素质、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部分学生知识创造能力一般,但知识应用能力较强。这样的人才可能就是我们需要的专业学位学生。如何找到他们?复试时也要聊一聊,看看他的实践经验,是否具备创业素质。

《中国科学报》:复试时的简短聊天能真正判断出人才吗?如果是这样,导师需要哪些素质和能力?

林万龙:必须承认,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聊天”有效识别人才,导师也必须分类。

以往,专业学位导师和学术学位导师的选拔标准都是一样的,比如主持过多少个国家级课题、发表过多少篇SCI论文等。但是,发表过论文的导师可以吗?很多学术论文能够指导研究生获得专业学位吗?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真正需要的是长期与企业、行业打交道的大学导师,或者是来自行业的企业导师,这与纯粹的学术研究完全不同。

我们之前做过调查,发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标分配与其导师在企业、行业的横向课题数量之间并没有很强的相关性。我们希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的实质性合作挂钩。过去我们对导师与企业合作虽然有要求,但不是定量的,也不是硬性的。今后,我们将要求导师拿出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合作的项目合同,作为分配招生指标的主要依据,让分类培养更加务实、扎实。

同时,在学校层面,要完善行业企业设题、导师与学生答疑的联动机制,联合招生、联合制定培养计划、联合指导、联合开发课程、共同选题,与行业部门、龙头企业共享成果。等待“六共”新机制。

本博贯通不能局限于本校本专业

《中国科学报》:您在报告中提到“本科生不能仅限于本校”,但长期以来,本科生基本上都留在一所大学,学习一个专业多年。您对此有何看法?

林万龙:从本科到博士,学生停留在同一所大学的同一专业,从根本上不利于人才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培养。希望本科项目不仅面向中国农业大学,也面向农业相关院校,也吸引具有科研创新潜力、学术明确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优秀本科生野心。

中国农业大学在招生方面一直存在惯性思维。只要涉及到研究生招生,自然就会想到招收学历水平比中国农业大学低的农业相关院校的本科毕业生。这当然是一个重要的生源来源,但我们不能仅限于此。

中国农业大学是全国最高水平的大学之一。特别是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的最新评估,我校农业科学学科在世界所有大学中名列第一。一定要向全国所有“双一流”大学和学科招生。优秀本科毕业生。

针对这些优秀学生,我们计划实施“博峰计划”,配备优秀师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优质平台,打造类似研究生实验班的模式,培养他们成为优秀的未来科学家。

总之,我认同的理念不是让学生在一所大学学习一个专业多年,而是欢迎不同专业但学科基础大致相同的优秀学生到不同大学、不同专业学习。

所谓大致共同的学科基础,比如经济学需要数学,生命科学需要生理生化,种业需要遗传学。我们希望加强基础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人才培养,特别强调加强复合型人才的专项培养。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网站分类